魔鬼五樓
高二實習時這一樓就這樣稱呼了。
五樓是外科病房,所以接觸最多的就是開刀前、開刀後病人較多。
我一直覺得外科病房是明亮乾淨的,可能是怕傷口污染,加上病人流動率高,開完刀、拆完線就出院,所以一直是很輕快的病房。
為什麼叫魔鬼五樓?五樓很容易了解。『魔鬼』一詞實在是這邊的學姊總是在每日的MORNING MEETING電得我們嘰嘰叫,疾病診斷名稱好多、手術名稱也好多,然後都要說英文,又不輪轉。第一站開始,連醫師寫的鬼畫符病歷都開始要看了,壓力大嗎?當然大。感覺念書是一回事,實際用在臨床是另外一回事。
我第一個病人診斷是甲狀腺功能亢進,課本上寫的臨床表徵他都有耶!什麼突眼、心悸、雙手平舉發顫,跟課本寫的一模一樣,用藥、相關檢查進度也完全一樣。因為不是很罕見的疾病,所以照顧起來沒有很大的困難。
我覺得最難的是:每天看那些像五胡亂華的英文,猜的好痛苦!
每天要說明給老師聽是挺痛苦的,這種訓練到日後是漸入佳境,到最後有些英文好的同學還可以改錯或挑時態不對,真是太神了!
藥物寫的潦草還好還有電腦藥單或藥瓶子可以核對,那陣子查藥背藥也花了很多功夫,不是只有認識自己病人的藥物,而是一般常見的外科用藥,比如:解熱鎮痛藥物、不同菌種的抗生素…都要認識。
每天早上都有個主題會議,然後學姊會問(我們稱為『電』)學妹問題,通常是不用躲,每個護生都會問到。有時候是我們的讀書報告,我記得我那時被排到『胸腔引流』這個主題,因為當時正好有個氣胸的病人,所以阿長要我做讀書報告,前一晚我畫圖畫的好晚,把單瓶引流瓶、雙瓶引流瓶、三瓶引流瓶,都畫好,因為怕忘記要說什麼,所以直接把小抄(也就是一些適應症、注意事項之類的)通通寫上去。當天果然報告的相當精彩,連護理長都對我讚譽有佳。另外,阿長把那三張圖畫都收了起來,放入文件夾。也因為這次的表現,之後我有空就是在單位做一些文書抄寫,有時候交班本也是我在寫,完全是因為我稱不上漂亮但是工整的字所致。當然也不是每次MORNING MEETING都是這樣順利的,常常回答不出來的情形也是很多,通常那時不是大眼瞪小眼,就是頭會愈來愈低。
結束這個活動後,我們會一起到病房做MORNING CARE,換床單啦、整理病人單位,把掛在點滴架上的內衣褲收好之類的。兩個人鋪床的速度很快,一起拆床單、裝被套。之後有機會在家弄這些東西,我老媽挺訝異那個老賴床的大小姐也會有效率的時刻。
這是第一個實習單位,所以是全新的體驗。
高三我沒有住宿了,所以清晨都要坐七點十五分的公車。
因為是第一站的關係,所以大概在這一個月裡,我了解到醫院的作息。比方,上班時間、三班時間點的切割、在人員輪流吃飯時要如何人力調配、每四小時吃一次藥和每六小時吃一次藥的時間……。
大部份的時間都是在吸收一些東西,和病人的互動也談不上深刻,我還是很彆扭,病人很喜歡跟我開玩笑,但是我都笑不太出來。一切都還很生疏,臨床上可能也真的幫不上什麼忙,這一站結束,大家打針、抽血的技術已經突飛猛進了。太多病人讓我們實際演練了,老師也很辛苦,還要幫忙記那個學生注射次數較少,一有機會就逮過來實習。
有些醫生挺有趣的,外科最常見的就是換藥,那時的換藥我們會協助醫師,在無菌的彎盆裡倒一些優碘和生理食鹽水。一次我很恭敬倒好了溶液,連紗布都選好了適合病人肚皮上的傷口尺寸。醫師沒抬頭,說:『可樂汽水來!』
啊???我頭上冒出很多問號,這醫師是口渴了嗎?後來我說:『蛤?』
他看看我,說:『喔,新學妹喔!』
我為了表示我配合度很高,還問他是放在冰箱嗎?他一怔然後就笑得很高興。
後來我才知道,他們把優碘稱可樂,生理食鹽水稱汽水。
有兩位學姊我想記錄下來。
第一位學姐是個個子很嬌小的女生,對病人有時說話很大聲,但是聽的出來都是為病人好。個子小但是動作相當俐落。她應該是我實習以來看過最有責任感的學姊,當我看到已經八個月的她,還在幫一個病人翻身,我快步衝過去協助她,她跟我說謝謝,然後爬下床穿好鞋子,去做下一床的護理。她也是我在臨床上第一位看到『確實做到兩小時翻身,而且照標準技術翻身』的學姊。我敬重她。
另外一位學姊是在我們學校表現相當優異的學姊。她的態度優雅,不論是在聽我們急躁的發問,或者對病人護理上的困難,她總是顯得專心一致,一一為你排解。而且學識非常豐富,每次我們讀書報告完,阿長都會要她補充,不論是報告不足的地方或新知,總是讓我很景仰。
這兩位學姊的態度也讓我有了新體認:你要認真專心對待你的病人。
一位挺著大肚子爬上病床幫病人翻身和一位靜靜聽著病人訴說的兩位身影已經深烙在我心。
最後要說的事是,在這裡我也體認到我對機器白癡的程度了。
一次在儀器操作講解課上,課後本來是要叫一些人上台操作的,因為時間不是很夠,最後阿長挑我上去操作,挑我上去的理由是:露小西會了,全單位就都會了!
露小西:『*&^*^$@!#$^%&&*』。第一次身為標準線,一點喜悅都看不見。
外科四週結束後,我們要到開刀房六週了。